其他
钟启泉:理想的“学堂”,先要剔除“教堂”的弊端
阅读本文之前,请您先点击上面蓝字“追梦教师袁建国”,再点击“关注”,并介绍您亲朋好友和同事。这样,每天我们都会收到撞击灵魂的精神盛宴,得到高境界的精神陪伴,在幸福快乐之中享受每一天。
钟启泉:理想的“学堂”,先要剔除“教堂”的弊端
精彩导读
作为理想的“学堂”,首先就在于剔除“教堂”的弊端,在这种课堂上,每个学生不是被动而是能动的学习;不是竞争性,而是合作性学习;不是靠单向传递、孤独地记忆知识的学习,而是基于双向性、多向性对话的学习。
作者:钟启泉,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名誉所长。
1983年,美国教育家罗杰斯对“教育的政治学”进行了精彩的分析:“传统教育与人性化教育是教育的两种模式。”
罗杰斯接着罗列了两种模式的基本特征:
在传统教育领域,
教师是知识的掌握者,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;
教师是权威人物,学生是服从者;
由权威制定的规则是课堂里通行无阻的政策;
教师不信任学生,学生也对教师的真心、诚恳、公平和能力不抱有信赖。
在这种教育体制之中全然没有“整体的人”的余地,只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。
而在人性化教育领域,
教师从自身的经验、教材以及社区经验出发,准备学习资源;
每个学生同他人合作,发展自己的学习计划;
提供重建学习的氛围;
学生学习的程度与意义的评价主要由学习者自己进行;
促进学生成长的主动性,与其说是传统教学中的接受式学习,不如说是更深更快地浸透在学生的生活与行动之中的自律。
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秉持不同的教育价值追求,按照罗杰斯的说法,人性化教育模式的前提条件是——学生真真切切地体验源于教师的充分信任,而这个前提条件在传统教育中是不存在的。这个判断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洞察“灌输中心课堂”的本质,同时也凸显了我国中小学“课堂转型”,即从“教堂”(灌输中心课堂)转向“学堂”(对话中心课堂)的紧迫性。
“教堂”原本实现的是三个教育价值:
其一,借助教育实现人人平等,所有儿童平等地分享知识,从而阻断由于知识拥有的差异而造成的人际差异; 其二,不是强调与生俱来的能力差异,而是注重人们周围环境的影响造成的后天能力的发展; 其三,谋求学术与教育的结合,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一个儿童的认知能力,使他们人人聪慧。
作为理想的“学堂”,首先就在于剔除“教堂”的弊端,在这种课堂上,每个学生不是被动而是能动的学习;不是竞争性,而是合作性学习;不是靠单向传递、孤独地记忆知识的学习,而是基于双向性、多向性对话的学习。
以往一线教师的课堂研究仅仅局限于对教学步骤、教学方法的探索,然而不同学科、不同学生、不同教材,教学步骤与教学方法不可能千篇一律,离开了对于课堂本来的教育价值的追求,离开了对于课堂事件的实质性理解,离开了“教”与“学”概念的重建,是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课堂研究的。
“教”与“学”的概念,应作为建构意义与关系的实践重新加以界定。可以说,这是把课堂作为“教”与“学”得以实现的场域重新加以审视的课题。
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建构客观世界的意义,形成特定的概念与含义的认知性实践;又是借助这种认知性实践,每一个儿童与教师和课堂中的同学形成一定的关系的社会性实践;同时也是通过对自身的认识与态度的反思,重建自己的身份的伦理性实践。
所谓教育的实践,就是“建构世界(认知内容的重建,即同客观世界对话)、建构伙伴(人际关系的重建,即同他者对话)、建构自我(自我概念的重建,即同自我对话)三者相互交织的活动。这就是“教学的对话性实践的三位一体论”,也是克服教学异化的一种理论。
所以,从根本上说,“课堂研究”的成效取决于每位教师对于课堂世界的洞察,以及他们对于课堂创造的挑战精神与实践智慧。
来源:《中国教师报》2019年6月19日第5版《现代课堂周刊》
原标题:从“教堂”转向“学堂”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END
你若喜欢,点个好看
长
按
解
锁
关注我们
获得更多精彩内容